思看科技助力云南禄丰恐龙化石三维数据采集,重现侏罗纪奇迹

24-10-29

在云南省禄丰县的侏罗纪地层中,一具距今约1.9亿年的幼年恐龙骨架缓缓揭开其神秘的面纱。这一重大考古发现通过中央电视台(CCTV)的专题节目《重返侏罗纪——云南禄丰恐龙化石科学发掘》向全球展示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思看科技荣幸地参与其中,运用前沿的数字3D扫描和修复技术,助力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团队,共同揭开侏罗纪时期的生物奇迹。

三维数据采集与修复: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

三维数据采集与修复环节面临多重挑战,思看科技凭借其先进技术,有效应对了以下难题:

技术挑战与应对策略:

  1. 户外环境的不稳定性:在户外进行三维数据采集,光线变化和曝光问题对扫描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思看科技采用了TrackScan系列跟踪式三维扫描系统,其高速扫描模式最高可达2,600,000次测量/秒,结合智能光学跟踪测量技术,无需贴点即可进行扫描,有效应对了户外环境的不稳定性。此外,TrackScan系列的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,确保了即使在多变的光线条件下也能快速、准确地捕获恐龙化石的整个3D数据。

  1. 庞大的数据量与细节特征:恐龙化石的结构复杂,细节繁多,对扫描系统的精度和分辨率提出了挑战。KSCAN-Magic 3D扫描仪具有020 mm的扫描精度,结合L15全局摄影测量系统,达到0.015 mm + 0.012 mm/m的体积精度,精确捕捉到化石的每一处纹理和细节。其轻巧便携、性能稳定的特点,不易受现场振动、温度、湿度等环境影响,确保了在复杂环境下也能获得全面可靠的三维数据。

  1. 时间紧迫与高效协作: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数据采集与修复,团队间的紧密合作和高效的时间管理至关重要。TrackScan系列的高速扫描模式和即刻扫描能力,以及KSCAN-Magic的轻巧便携性和强大材质适应性,共同提高了工作效率,使得团队可以在紧迫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扫描任务。
  2. 后期修复的复杂性:化石的损坏和缺失使得后期修复工作极为复杂。TrackScan系列的多工作模式,如7束平行蓝色激光精细扫描和单束蓝色激光扫描,提供了深孔及死角位置的三维数据,为修复工作提供了详尽的数据支持。同时,KSCAN-Magic的强大材质适应性,能够轻松捕捉高亮及黑色表面的三维数据,为数字模型修复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团队通过实地比照、照片还原、手工绘制等手段,对化石的孔洞和极限结构进行精细的人工干预和数据修复,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与还原性。

3D打印技术:从数字到实体的转变

在完成精确的三维数据修复后,思看科技进一步利用3D打印技术,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复制品。这一过程不仅保留了化石的原始细节,还为科研和教育提供了可触摸的实物样本。

3D打印技术的应用,使得恐龙化石的复制品能够快速、低成本地制作,同时保证了与原化石极高的相似度。这些复制品在博物馆展览、学术研究和公众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在云南禄丰恐龙化石的三维数据采集与3D打印项目中,思看科技发挥了关键作用,将先进的数字捕捉技术与精密的实体复制相结合,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精确的化石复制品。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极大提升了古生物学的研究效率,也让公众能够以全新的视角近距离感受侏罗纪的魅力。思看科技将继续推动前沿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,与学术界和行业伙伴携手,共同探索科学的无限可能,守护地球历史的宝贵遗产。